中药材网欢迎您!打造免费的中药材信息查询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 >

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正在进行 本报记者实地踏访30年来秦岭10余种中药材绝迹 保护和引种艰难前行

发布时间:2023-11-08源自:转载作者:中药材网整理阅读(181)

药农张长春在太白山采药。

药农张长春在太白山采药。

 

陕西省中医药骨伤研究院院长袁邡教授在标本室。

陕西省中医药骨伤研究院院长袁邡教授在标本室。

 

 

  新闻背景: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野生中药资源宝库。仅陕西省秦岭地区有3210种天然药用植物,占全国药用植物的30%;在第四次全国中药材资源普查统一布置的364个重点品种中,陕西有283种,占77.6%。然而,由于凿山开矿、旅游开发以及药农乱采乱挖等原因,秦岭中药资源破坏严重。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温建民提案呼吁在秦岭建立国家中草药资源保护基地。基于此,本报记者8月30日~9月2日赴太白山、华山、少华山以及陕西省中医学院采访,了解了一些秦岭中药资源存在的现实问题。

  与62岁的资深药农张长春见面是在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拔2700米的停车场,此时他已在太白山上采集中药标本五天五夜。

  张长春的家就在太白山脚下的陕西省眉县。他十几岁就开始跟随老中医上太白山采药,对各种野生中药材了如指掌。

  “我和老张是多年的老朋友了,他负责帮我们采集中药标本和看管山里的林药保护基地。”长期负责秦岭中药资源研究和保护的陕西省中医药骨伤研究院院长袁邡教授说,陕西八百里秦川,山势险峻、气候适宜、植被复杂多样,野生中药资源十分丰富。

  眼下全国正在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陕西秦岭是重点普查地区。在袁邡教授和张长春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此次采访的第一站———秦岭主峰太白山。

  30年来秦岭已有10余种中药材绝迹

  行走在太白山崎岖的山路上,驻足回望,层峦叠嶂,云蒸雾绕,植被葱郁,仿佛进入人间仙境。路上,张长春小心翼翼地打开一个塑料袋,这就是他在山上五天五夜的成果——1公斤多太白洋参。他对记者说,这个参可不一般,它每年只有两三个月生长期,一年也就长一两公分。这些都是老参,随便一支都有三五十年的历史。可滋阴补气、补肾蒸腾,其功效是西洋参的30倍。

  “过去上山采挖太白洋参很容易,不用爬这么高,走不了多远就能发现一棵,现在走上五六公里甚至十来公里发现一棵就不错了。”张长春说,如今,好多中药材都要爬到3700米高的山上,路远不说,还要下到几百米的悬崖陡壁上才能挖到,危险得很。

  袁邡介绍,自古以来就有“秦岭无闲草”之说,以太白山为例,它是中国青藏高原以东第一高峰,海拔3767米,因山势高峻、地形起伏很大、气候差异显著,孕育了高达800多种中药,被誉为“药山”。有代表性的包括羊角参、太白洋参、手儿参、黄芪、何首乌等。仅带“七”字的中药就有137种,比如头发七、豌豆七、人头七、凤凰七等等,其中很多都是活血化瘀、止血镇痛的良药,在骨伤科、肿瘤科等很常见。

  另外,近年来,袁邡联合其他中医药专家通过多年实验研究命名了太白山上的“秦岭八宝”———药王茶、黑枸杞、太白米、金丝带、菊三七、羊角参、黑洋参、手掌参,已获得国家专利。比如金丝带,它是太白山上的一种名贵珍稀菌类药,长在枯死的沙松上,在海拔3500~3700米的高寒地段才能找到,要一两百年才能长成,主要功效是活血化瘀、补肾壮阳,其效果甚至比天山雪莲还要好。再比如药王茶,据说是药王孙思邈亲手栽的一种茶,高0.5~1米,有清暑热、健胃化湿、益脑清心等功效,现在主要用于治疗高血脂和糖尿病。

  “遗憾的是,‘秦岭八宝’的数量急剧减少,如金丝带已基本绝迹;药王茶只能找到一两棵;其他种类也难觅其踪了。”袁邡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近30年来,秦岭地区消失的中药已多达10余种。如今再挖到几百年以上的何首乌比买彩票中大奖都难。如果再不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三五年后像太白米、何首乌、黑枸杞等名贵中药也将绝迹;即便是比较常见的中药,二三十年后也有可能濒危。



文章来源:http://www.rmzxb.com.cn/c/2014-09-17/379238.shtml

原文链接:https://zyc.org.cn/yaoczx/915.html ,转载务必保留。


[list:title]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药材网(网址:zyc.org.cn)已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
· 本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参考,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若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
· 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本站并提供证明材料,我们将7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Copyright © 2019-2024 中药材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0931号-1  皖公网安备34160002000120号XML地图技术支持:中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