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网欢迎您!打造免费的中药材信息查询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中药百科 >

虎耳草

发布时间:2019-08-22源自:中药材网作者:中药材网整理阅读(68)

  【中药名】虎耳草 huercao

  【别名】金线吊芙蓉、烂耳草、石荷叶、金丝荷叶、耳朵草。

  【英文名】Herba Saxifragae Stoloniferae

  【药用部位】虎耳草科植物虎耳草Saxifraga stolonifera Meerb.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4~45厘米,有细长的匍匐茎,带红紫色。叶通常数枚基生,肉质,密生长柔毛,叶柄很长;叶片广卵形呈肾形,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有不规则钝锯齿,两面有长伏毛,上面有白色斑纹,下面紫红色或有斑点。圆锥花序稀疏,花梗有短腺毛;花两侧对称;萼片5,不等大,卵形;花瓣5,白色,下面2瓣大于其他3瓣,披针形,上面3小花瓣卵形,都有红色斑点;雄蕊10;心皮2,合生。蒴果卵圆形。花期6~7月,果期10~11月。

  【产地分布】生于中性至微酸性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或岩石上。分布于华东、华南、西南等地。

  【采收加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新鲜全草紫红色或墨绿色,干品为棕红色。全体有毛。根茎段具细须根。匍匐茎细长如线。叶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圆形或肾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具长叶柄,聚生于茎基或节部。花茎顶端有圆锥花序。蒴果卵圆形。无臭,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寒,味微苦。归肺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祛风、清热、清血解毒。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10~15克,煎汤内服;外用适量,煎水洗;鲜用捣敷;或绞汁滴耳及涂布。用治风疹、湿疹、中耳炎、丹毒、咳嗽吐血、肺痈、崩漏、痔疾。

  【药理研究】对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具有强心、利尿作用;对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体外实验未发现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含槲皮苷、槲皮素、5-葡萄糖苷、岩白菜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琥珀酸、甲级延胡索酸、绿原酸、槲皮苷、熊果粉苷及挥发油等成分。

  【使用禁忌】有小毒,孕妇慎服。

  【配伍药方】①治肺痈吐臭脓痰:虎耳草12克,忍冬叶30克。水煎2次,分服。(《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痔疮肿痛:虎耳草30克。水煎,加食盐少许,放罐内,坐熏,每日2次。(《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淋巴结核:虎耳草鲜草捣烂敷患处,连用3~5天。(南药《中草药学》)

  ④治血崩:鲜虎耳草30~60克,加黄酒、水各半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吐血:虎耳草9克,猪瘦肉120克。混同剁烂,做成肉饼。加水蒸熟食。(《江西民间草药》)

  ⑥治风火牙痛:虎耳草30~60克。水煎,去渣,加鸡蛋1只同煮服。(《浙江药用植物志》)

  ⑦治皮肤风疹:虎耳草、苍耳子、紫草、芦根各15克。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广西本草选编》)

  ⑧治荨麻疹:虎耳草15克,土茯苓24克,忍冬藤30克,野菊花15克。水煎,头汁内服,二汁熏洗患处。(《浙江药用植物志》)

最近更新时间:2018-05-25

原文链接:https://zyc.org.cn/zhongyaobk/2535.html ,转载务必保留。


[list:title]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药材网(网址:zyc.org.cn)已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
· 本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参考,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若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
· 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本站并提供证明材料,我们将7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上一篇:虎杖

下一篇:黄柏

Copyright © 2019-2024 中药材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0931号-1  皖公网安备34160002000120号XML地图技术支持:中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