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网欢迎您!打造免费的中药材信息查询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中药百科 >

盘龙参

发布时间:2019-09-17源自:中药材网作者:中药材网整理阅读(55)

  【中药名】盘龙参 panlongshen

  【别名】猪辽参、猪鞭草、龙缠柱、海珠草。

  【英文名】Herba Spiranthis Sinensis

  【药用部位】兰科植物绶草Spiranthes sinensis(Pers.)Ames的根和全草。

  【植物形态】陆生植物,高15~50厘米。茎直立,基部簇生数条粗厚、肉质的根,近基部生2~4枚叶。叶条状倒披针形或条形,长10~20厘米,宽4~10毫米。花序顶生,长10~20厘米,具多数密生的小花,似穗状,花白色或淡红色,螺旋状排列,花苞片卵形,长渐尖,中萼片条形,先端钝,长约5毫米,宽约1.3毫米,侧萼片等长,较狭,花瓣和中萼片等长但较薄,先端极钝,唇瓣近长圆形,长4~5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极钝,伸展,基部至中部边缘全缘,中部以上呈强烈的皱波状啮齿,在中部以上的表面具皱波状长硬毛,基部稍凹陷,呈浅囊状,囊内具2枚突起。

  【产地分布】生于海拔400~35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下、草地、路边或沟边草丛中。分布几遍全国。

  【采收加工】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干燥的茎呈圆柱状或皱缩成不规则状,略扭曲,长10~35厘米,直径1.5~3.5厘米,表面黄棕色或棕褐色,有纵棱纵沟及节。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间白色或中空。茎基部叶披针形椭圆状,上部叶较小。根3~6条丛生,呈锥状,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角质状。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苦。归肺经、心经。

  【功效与作用】益气养阴,清热解毒。属补虚药下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9~15克,鲜全草15~3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敷。主治病后虚弱,阴虚内热,咳嗽吐血,头晕,腰痛酸软,糖尿病,遗精,淋浊带下,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烫火伤,疮疡痈肿。

  【化学成分】本品含盘龙参酚A、盘龙参酚B、盘龙参酚C、盘龙参新酚A、盘龙参新酚B、盘龙参醌、盘龙参二聚菲酚、红门兰酚、β-谷固醇、豆固醇、菜油固醇、阿魏酸十九醇酯、阿魏酸二十八醇酯、对羟基苯甲醛等成分。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

  【配伍药方】①治气虚带下:盘龙参30克,黑鱼1尾。炖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②治咽喉肿痛:a.盘龙参根9克。水煎,加冰片0.6克,徐徐含咽。(《江西草药》)b.盘龙参15克,百两金15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③治小儿夏季热:盘龙参6克,鸭跖草15克。水煎服。(《香港中草药》)

  ④治糖尿病:鲜盘龙参根30~60克,银杏15克,猪胰1条。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⑤治肾炎:鲜盘龙参30~60克,无根藤,星宿菜、丝瓜根各30克。水煎服。(《福建药物志》)

  ⑥治毒蛇咬伤,痈肿,指疔:鲜盘龙参、一支箭适量。捣敷患处。(《四川中药志》1982年)

  ⑦治带状疱疹:盘龙参根适量。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江西草药》)

  ⑧治烫火伤:盘龙参30克,蚯蚓5条,白糖少量。共捣烂外敷,每日换药1次。(《陕西中草药》)

最近更新时间:2018-05-30

原文链接:https://zyc.org.cn/zhongyaobk/2737.html ,转载务必保留。


[list:title]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药材网(网址:zyc.org.cn)已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
· 本站提供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参考,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若将本网站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
· 若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通知本站并提供证明材料,我们将7个工作日内予以删除。

上一篇:盘龙七

下一篇:硇砂

Copyright © 2019-2024 中药材网 版权所有  皖ICP备2022000931号-1  皖公网安备34160002000120号XML地图技术支持:中斋